第五百九十一章:清官害人-《大唐好男人李元霸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丝毫没有仔细了解我的方案,更没有去问过那些服徭役的百姓,就认为百姓苦?
    你没有亲自去调查,就得出了所谓百姓苦,不能大兴土木的说法?
    自己做不了事情,也不让别人做事,你这种人不是疯狗是什么?
    我最恨的也就是你这种自己不做事,可是也不让别人做事的家伙。”
    那个陈康更是恼火,自傲的说:“我乃是清官,是皇上身边清官,地位尊崇,哪里是……”
    “哈哈哈哈,清官?
    就是你这等拿着百姓的民脂民膏,却不思考如何上给皇帝尽忠,下为百姓谋福的清官?
    你在这里叽叽歪歪,拿着俸禄不干人事,果然是清闲的清官啊!”
    李元霸不客气说。
    李元霸知道这个唐朝时期的“清官”,并非是指那些廉洁的官员。
    事实上唐朝时期的受到还是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影响,这个时期当清官是形容那些靠近皇帝,事务不多,并且级别高,没有多少复杂事务的官职。
    比如说御史,后来的各种皇帝身边的文学官员,史官之类的都是“清官”的一种。
    在这个时期,那些清官往往重视名声,重视那些清谈,鄙视那些真正做事的官员。
    在这个时代,那些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县官父母官,真正每天忙活做实事的官员反而是在这个时代被鄙视。
    那些士族很少有人愿意去做这种做实事的官员,亲自做实事的官员被士族贬低成为“浊官”,被认为是地位低等的。
    甚至这种“浊官”都是给那些寒门来当,甚至被人看不起。
    这个历史也就是这么搞笑,拿着俸禄不干事,不思考如何为百姓谋福的官员反而是成了尊贵的典范,那些每天辛勤做事,努力为百姓谋福的人,居然被看不起,这种简直是搞笑无比。
    魏晋南北朝以来,形容一个官员的好坏不再是为百姓谋福了,反而是以清贵作为标准。
    “陈康,我只是知道循吏,不知道什么清官。
    我宁为循吏,不为清官。
    如果像是你这种拿着百姓的民脂民膏,可是不但自己不干人事,也不让别人去做事的人,我看不起你!如果有可能,我宁可当一个勤恳执政,为皇帝尽忠,为百姓谋福的循吏,也不为你这种闲着没事就坏人好事,不让人做事的清官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